Notebookcheck Logo

采用三星 2nm 工艺的特斯拉 AI6 芯片可能首先用于 Optimus 和 Dojo,而不是汽车

三星的德克萨斯代工厂将生产特斯拉 AI6 芯片。(图片来源:三星)
三星的德克萨斯代工厂将生产特斯拉 AI6 芯片。(图片来源:三星)
特斯拉计划从新一代 AI6 芯片开始,为其汽车、Optimus 和 Dojo 超级计算机提供统一的人工智能处理。特斯拉 AI6 将在美国三星的 2nm 代工节点上制造,预计 2028 年量产。
AI Robot / Robotics GPU

特斯拉与三星签署的数十亿美元 AI6 芯片交易 三星似乎既是为了垂直整合,也是为了对冲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据行业分析师称,2 纳米特斯拉 AI6 芯片将于 2028 年进入量产,峰值产量将在 2029-2032 年期间达到。

韩国媒体则称,三星已经开始了AI6芯片制造的规划工作,但初步设计是用于下一代Optimus仿人机器人和Dojo FSD超级计算机集群,而不是特斯拉汽车。

AI6 芯片可能不会首先应用于特斯拉汽车

这不禁让人瞠目结舌,因为埃隆-马斯克在上一季度的电话会议上表示,特斯拉的目标是使用相同的 AI6芯片,如汽车、机器人和大型 Dojo 计算机视觉项目。同时,他还提到,特斯拉的汽车将在 2026 年底开始接收下一代自动驾驶硬件,而 AI5芯片非常 "壮观",可能会与美国政府对人工智能计算能力的出口管制相冲突。

特斯拉似乎不太可能费心设计 AI5 芯片,并委托其 3 纳米生产节点委托给台积电,只是为了在汽车上安装一年,然后在 2028 年转向 2nm 制程的三星 AI6。最初批量生产的 AI6 芯片可能会被用于 Optimus 机器人和 Dojo 计算机集群,而使用 AI4 和 AI5 芯片的特斯拉汽车仍会依靠 Dojo 精雕细琢的 FSD 算法优化来巡航。

特斯拉选择三星很可能是因为价格和产能,因为它不是台积电的核心客户。三星还将让特斯拉共同开发 AI6 芯片,埃隆-马斯克提到,他将亲自视察德克萨斯州泰勒代工厂的生产线,寻找优化和降低成本的机会。

特斯拉转向韩国供应商生产人工智能芯片和电池

改用三星在德克萨斯州生产的芯片,将使特斯拉摆脱台积电和那里可能出现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同时满足美国政府的任何规定或补贴,并仍然在内部设计其 AI 芯片。

特斯拉在 AI 计算和电池等电动汽车关键部件方面远离与中国有关的供应商,这一点在其即将推出的车型上得到了体现。新的 Model 3+LG 电池不仅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而且还可能使这款轿车适用于 CATL 电池面临关税或其他限制的市场。

全新六座 车型将于秋季发布的新款六座 Model Y L 装有相同的电池组,同时特斯拉还与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energy/tesla-signs-43-billion-lges-battery-deal-source-says-reducing-china-reliance-2025-07-30/同时,特斯拉还与 LG 签订了价值 43 亿美元的储能电池协议,从而巩固了从中国公司到韩国公司的供应商地位。

三星与台积电争夺 2 纳米特斯拉 AI6 芯片

对于三星来说,这笔交易是其代工业务的天赐良机。其自制的 Exynos芯片,为 Galaxy Z Flip 7等手机的芯片,但与高通公司(Qualcomm)的骁龙(Snapdragon)产品线相比,由于台积电(TSMC)代工生产的芯片在散热方面面临挑战,其性能往往不如后者。

三星也曾在 2 纳米 GAA 生产方法的良品率上苦苦挣扎,但已从最初的微不足道提高到了 40% 左右,明年新设备安装完毕后,泰勒代工厂的良品率应能达到 60% 或以上。如果达不到这个目标,它可能仍要以成本价或更低的价格生产 AI6 芯片,但来自特斯拉的亏损订单https://x.com/Jukanlosreve/status/1949721491949621571据报道,特斯拉的亏损订单被认为是值得的,因为它打破了台积电对现代芯片生产工艺的牢牢控制。

毕竟,台积电在美国的代工厂只能生产7% 的美国公司所需的芯片。这可能是特斯拉选择三星及其德州代工厂的原因之一,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曾开玩笑说,三星及其德州代工厂"离我家不远,很方便"。

资料来源

Please share our article, every link counts!
Mail Logo
> Notebookcheck中文版(NBC中国) > 新闻 > 新闻档案 > 新闻档案 2025 07 > 采用三星 2nm 工艺的特斯拉 AI6 芯片可能首先用于 Optimus 和 Dojo,而不是汽车
Daniel Zlatev, 2025-07-31 (Update: 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