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light Arkpro 和 Arkpro Ultra 评测:设计改进明显的灵活手电筒
EDC.
凭借 Arkpro 和 Arkpro Ultra,Olight 将 EDC 手电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我们熟悉的磁性 MCC 连接仍然包括在内,USB-C 接口仍然可用。操作也得到了改进,最重要的是,修复了旧款 Arkfeld Pro 中的一个错误。我们测试了这两种型号。Andreas Sebayang (translated by DeepL / Ninh Duy) Published 🇺🇸 🇩🇪 ...
结论 - Arkpro 和 Arkpro Ultra 是不错的手电筒
凭借新款 Arkpro 和 Arkpro Ultra,Olight 推出了可靠的 EDC 手电。与上一代产品相比,它们的每一处改变都是一种进步。特别是,Olight 恢复了人们熟悉的双击功能,以进入最亮模式。用于激光的额外按钮简化了操作,拇指在新控制按钮上的舒适度令人惊讶,同时还能防止输入错误。在大多数情况下,手电筒不需要锁在枪套、皮带或口袋里。我们还很高兴您不必在 USB-C 和 MCC 连接之间做出选择。制造质量一如既往地出色。不过,电池基本上是不可更换的,这一点您应该牢记。
剩下的问题是,Ultra 版是否值得更高的价格。我们倾向于说不。Ultra 版的亮度略高,脉动方舟跳动功能是一个有趣的新功能,但也仅此而已。
Pros
Cons
价格和供应情况
» Notebookcheck多媒体笔记本电脑Top 10排名
» Notebookcheck游戏笔记本电脑Top 10排名
» Notebookcheck低价办公/商务笔记本电脑Top 10排名
» Notebookcheck高端办公/商务笔记本电脑Top 10排名
» Notebookcheck工作站笔记本电脑Top 10排名
» Notebookcheck亚笔记本电脑Top 10排名
» Notebookcheck超级本产品Top 10排名
» Notebookcheck变形本产品Top 10排名
» Notebookcheck平板电脑Top 10排名
» Notebookcheck智能手机Top 10排名
» Notebookcheck评测过最出色的笔记本电脑屏幕
» Notebookcheck售价500欧元以下笔记本电脑Top 10排名
» Notebookcheck售价300欧元以下笔记本电脑Top 10排名
技术数据
| Arkpro 和 Arkpro Ultra 在技术规格上只有细微差别。两种型号都配备了 1 级绿激光、两级紫外光、高达 800 流明的聚焦光和泛光灯。泛光灯是两种型号的区别所在:Arkpro 达到 1,500 流明,而 Arkpro Ultra 则为 1,700 流明。Ultra 还具有一项名为 Arkbeat 的功能,可根据总使用时间改变颜色。该设置可从 128 小时起自由选择。Olight 提供的下表汇总了所有数据。 |
| Arkfeld Lite 不在本次评测范围内,因为在测试时它尚未上市。 |
Arkpro 作为 Arkfeld 手电筒的继承者
如果您熟悉 Arkfeld,您几乎不需要对 Arkpro 进行调整。双击即可再次激活最亮模式,由于按钮略微内凹,因此使用起来尤为方便。拇指按下感觉舒适,有助于防止误按。手电筒还可以锁定,由于在侧面增加了激光按钮,锁定变得更加容易。按住两个按钮片刻即可激活锁定。一个小的 LED 锁定符号会确认模式。
该锁定指示灯是三个状态指示灯之一。右侧的半圆形绿色 LED 灯显示电池电量,左侧的白色 LED 刻度显示当前输出电量。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触点:Olight 在铝材上打孔,让 LED 灯透出光来,但当 LED 灯熄灭时,你只能隐约看到透明铝材表面后面的凹槽。与早期型号不同的是,你无法用手指触摸到光窗。Olight 在这款手电筒的设计上付出了令人惊讶的努力。即使是低调的黑色版本,也具有简洁、时尚的外观。
在设计方面,Arkpro 明显优于前几代产品。未来很可能会出现各种特别版,这完全符合 Olight 的习惯。
但性能如何呢?Arkpro 最终解决了 Arkfeld 系列的折衷问题。我们测试的两款老产品的泛光模式非常狭窄。而新型号则同时提供泛光灯和聚焦灯。这里没有测试的 Arkpro Lite 在这方面与旧型号相似。Arkpro 系列的其他产品可根据具体情况提供理想的光束模式。举例来说:旧款 Arkfeld Pro 在最高限制设置下比 Arkpro 的泛光模式更亮,但比 Arkpro 的聚焦模式更暗。无论如何,我们更喜欢新的双光束设计的灵活性。
Arkpro 还新增了低输出紫外线模式。除此之外,在高设置下,紫外线性能与前代产品相当。激光器的输出功率保持不变,但操作却更加简单。激光和普通光之间的切换现在只需多按一个按钮即可,简单易记。使用 Arkfeld Pro 时,用户必须记住组合键,据说许多人从未意识到这两种模式可以同时使用。有了 Arkpro,您甚至可以将激光与紫外线结合使用。总的来说,Arkpro 比以前的任何型号都更加通用。我们还非常欣赏用于切换光源的机械选择器。早在 Arkfeld Pro 推出时,我们就认为它的设计比老款双光源 Arkfeld 落后了。现在,选择器的感觉又好了。
我们普遍喜欢它的光束特性。泛光灯的光束在边缘处有一个令人愉悦的平滑落差。它在中心非常均匀,并向周围区域提供一些溢出。不过,它的光束相对较弱,而且比聚焦光束小一些。我们用肉眼观察到了轻微的颜色变化。Olight 并不保证特定的色温,在这方面的一致性并不是该品牌的强项。
附件和 MCC
Arkpro 还提供一些附件兼容性。不过,与前代产品不同的是,专有线缆不再是强制性的。
仍可通过 MCC 充电--USB-C 的替代方案
除了增加 USB-C 接口外,Olight 还在新 Arkpro 系列的背面保留了 MCC 磁性充电接口,这一点令人欣慰。已经拥有 Olight 手电筒或灯笼的用户可以继续使用现有配件。Olight 还计划继续支持 MCC。例如,Ostation 2 Pro 充电站将包括 MCC 对接端口.在家里,手电筒只需通过 MCC 对接即可,而在旅行时,任何标准的 USB-C 电源适配器都可以使用。充电时,手电筒只需要 5 伏电压,最大亮度下的功率约为 7.5 瓦。
USB-C 端口隐藏在一个硬塑料盖后面。如果拉得太长,会有轻微的阻力,但没有防止断裂的保护措施。不过,与橡胶插头相比,这个盖子处理起来不那么费事。
包装中还包括一条 USB-A 转 MCC 连接线,我们对此表示赞赏。大多数人身边已经有了很多简单的 USB-C 连接线,但在这一点上,USB-C 转 MCC 连接线也无妨。
配件皮套
Olight 还提供了一个新的皮套,可安装在腰带上或墙上。手电安装在皮套中会有一点阻力,防止摔倒时滑落。有趣的是,Arkpro Ultra 手电的滑入更为顺畅。老式的 Arkfeld 手电筒也能放进去,但即使在皮带上轻轻晃动皮套,也足以让手电筒移位,因此不建议采用这种安装方式。
总的来说,这款皮套并没有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Arkpro(和 Ultra)足够薄,可以放在裤子口袋里,包括原本用来放怀表、现在用来放硬币的小口袋。当然,这首先取决于是否有这样的口袋。如果没有,这个皮套即使有点突出,也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有趣的是,手电筒是倒着插的。原因是 MCC 磁性插头可以从下方插入,这在皮套安装在墙上时尤为实用。您只需将 MCC 充电线夹在底部即可。不过,如果您拥有多个兼容 MCC 的手电筒,那么投资一个有四个端口的 Omino 充电站会更有意义。这通常比购买四个皮套和四根单独的充电线便宜。
Arkpro Ultra:一些额外的小工具
除 Arkpro 外,Olight 还推出了一款橄榄绿色的 Ultra 版本。它的外壳明显更加精致,从字样到侧面的穿孔都能提高握持手感。Olight 还使用了一种名为 OAL 的特殊铝合金,据说比普通 Arkpro 使用的标准 6061 铝更耐用。我们没有进行任何破坏性测试来验证这一说法。Arkpro Ultra 还能提供 1,700 流明的亮度,而不是短时涡轮模式下的 1,500 流明,后者需要充电充足的电池。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 Arkpro 和 Arkpro Ultra 在泛光灯模式下的差异,但实际上这些差异并不重要。流明值非常接近,不会产生有意义的变化。
Arkpro Ultra 还有一种名为 Arkbeat 的 LED 功能,位于控制装置下方和穿孔铝板后面。手电筒打开时,它会跳动六次。LED 灯在日常使用中没有实际功能,但它会根据总使用时间改变颜色。使用 128 小时后,您可以自定义颜色,从而 "解锁 "全部选择。这主要是一种新奇的功能,但很可能会吸引 Olight 的粉丝。归根结底,Ultra 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结论
通过 Arkpro 和 Arkpro Ultra,Olight 推出了一个非常强大的手电系列。其功能范围令人印象深刻,而且现在调节激光和主灯都变得更加容易。由于采用了双按钮设置,手电筒的锁定也得到了简化。旋转开关与旧款 Arkfeld Pro 相比有了很大改进。总的来说,Arkpro 是一款非常值得购买的产品,它为 EDC 手电提供了强大的功能。然而,单从性能上看,Ultra 版本很难让人信服。它更像是专门爱好者的收藏品。
Transparency
The selection of devices to be reviewed is made by our editorial team. The test sample was given to the author by the manufacturer free of charge for the purposes of review. There was no third-party influence on this review, nor did the manufacturer receive a copy of this review before publication. There was no obligation to publish this review. As an independent media company, Notebookcheck is not subjected to the authority of manufacturers, retailers or publish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