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bookcheck Logo

中国在主要社交平台实施人工智能内容标签法

图:ByteDance 圣保罗办事处(图片来源:ByteDanceByteDance 圣保罗办事处(图片来源:ByteDance)
图:ByteDance 圣保罗办事处(图片来源:ByteDanceByteDance 圣保罗办事处(图片来源:ByteDance)
中国要求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必须带有可见标签和数字水印的新法律本周生效。微信、豆瓣、微博和小红书等平台启动了合规工具,标志着中国政府在 2025 年打击虚假信息和网络操纵的 "清朗 "行动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AI Cyberlaw Security

中国已实施新法律要求社交媒体平台对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进行标注的新法律于本周一生效。主要平台在同一天启动了合规功能。中国政府此举与中国互联网协会 2025 年的 "清朗 "行动有关,该行动旨在打击虚假信息并加强对人工智能的监管。

所有人工智能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都必须带有明确的可见标签,说明其为人工智能生成,同时还必须带有数字水印或元数据等隐含标识符。该法由中国网络空间管理局与行业、公安和广播监管部门合作起草。该法于 3 月发布,现已生效。

拥有约 14 亿月活跃用户的社交媒体平台微信(WeChat,又称 Weixin)要求创作者声明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并禁止任何篡改标签的行为。另一个月度活跃用户约为 7.665 亿的平台豆瓣(西半球称为 TikTok)要求在每个人工智能生成的帖子上标注可见标签,并通过元数据验证来源。微博新增了 "无标签 AI 内容 "报告选项,如果用户不加标签,小红书(又称 rednote)会自行添加。一些服务还提醒用户谨慎判断未标记内容并进行举报,同时保留删除错误标记帖子的权利。

CAC 对使用人工智能传播错误信息或操纵公众舆论的行为进行了处罚,并对付费网络评论员进行了特别审查。该法旨在打击虚假信息、版权侵权和网络欺诈。其重点领域包括短视频应用程序的欺骗性营销,以及为未成年人提供更有力的保护。这鼓励了网络的透明度,但也不完全排除逃避标签的可能性。

中国是首批立法强制人工智能内容标签法的主要市场之一,世界其他地方也有类似举措。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已经提出了一种人工智能元数据标头,谷歌 Pixel 10 等设备上已经配备了 C2PA 凭证。值得注意的是,用户有时仍然可以规避保障措施。

资料来源

南华早报(英文)

Please share our article, every link counts!
Mail Logo
> Notebookcheck中文版(NBC中国) > 新闻 > 新闻档案 > 新闻档案 2025 09 > 中国在主要社交平台实施人工智能内容标签法
Nathan Ali, 2025-09- 4 (Update: 2025-09- 4)